【喜迎二十大】学“习”笔记 | 贾婷月:在新发展格局下要坚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有感

发布者:应用经济研究所发布时间:2022-09-13浏览次数:6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收录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专题七和专题八着重阐释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我在深入学习这两个专题后,对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特征都是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有调整需要。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双循环,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更好的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而是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高地,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握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当前,我国的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形成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因此,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结合我自身的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来看,我认为新发展格局下若要打下核心技术攻坚战,政府投资应该有所转型,从以“物本位”投资为主转变为以“人本位”投资为主,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水平人力资本的投资,这就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应扩大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是链接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大动脉”,通过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增长点。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进一步认识到,一方面要不断深化相关课题研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战略需要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在带教研究生方面,将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现实问题思考的有机结合,既加强对研究生在经济学理论素养的训练,又注重引导对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的观察与思考,力争培养成为综合性研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