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研究所召开“上海科创中心与长三角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现代科技创新载体发展理论与实践》新书发布会

发布者:应用经济研究所发布时间:2019-04-19浏览次数:147

      2019年4月1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研讨会之“上海科创中心与长三角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现代科技创新载体发展理论与实践》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科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主办、上海社科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等承办。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剑波研究员主持。来自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市科技政策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园区的管理者三十余人到会,围绕上海科创中心与长三角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园区与孵化器管理、科创载体的功能定位等话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研究所所长干春晖研究员首先发表讲话,他指出:现代科技创新载体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基础设施,是集聚创新要素推进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依托。 需多角度探讨长三角一体化与科创中心建设以及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激励问题,如何通过机制化来产生有效动能。

       原上海科学学研究所所长李健民研究员认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科技制度安排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市场、载体与主体、竞争与合作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复旦大学朱春奎教授认为,要密切关注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构想,这有可能改变中国过往的科创孵化模式,带来载体的升级,影响深远。由于未来15到20年,世界科技革命创新性突破趋缓,可以预见中国科技创新孵化模式可能发生重大改变。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邓智团研究员认为,创新载体的打造,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城市、技术、园区和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按照“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推动形成新的以“创新街区”为代表的新创新载体样式。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党委书记王震回顾了上海科创孵化器的发展历史,指出上海探索了全国第二家孵化器,率先提出并实践创业苗圃、加速器等创业孵化生态链条,并推进创业导师制度。他还提出上海企业加速器的建设要加强创业空间保障的观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湛研究员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必将促进科创中心建设,其中科技载体如孵化器等的建设,也将承担重要角色,当前的问题在于科创载体自身的“创新性” 还有所不足。

    此次发布的由李湛、张剑波所著《现代科技创新载体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对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研究进行研究。主创团队基于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对科技创新载体的发展,尤其是其模式、样态、功能和作用,如何助力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且清晰的理论建构,回答并指导现实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