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创中心“新作为”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举办专题研讨会

发布者:应用经济研究所发布时间:2017-03-22浏览次数:20

聚焦科创中心“新作为”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举办专题研讨会

 

今年全国两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针对上海发展提出了“四个新作为”的要求,其中一大“新作为”便是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自上海提出的于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仅余三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究竟应有哪些新作为?又存在哪些重点、难点、突破点?为更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一系列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于3月17日特邀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第一线的政策制定、园区管理、创投界、高校科研界专家以及媒体代表,围绕“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主办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孙福庆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应该对于习总书记对科创中心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给予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剖析,同时作为以应用经济研究为主的应用经济研究所更应该利用自身的理论优势以及研究积累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上海科技干部管理学院张剑波研究员首先对上海自2014年来针对建设科创中心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关顶层设计、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及人才等方面相关政策制定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科创中心建设中,要始终明晰“体制是核心,关键是人才”的宗旨。

在众位专家看来,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中要有新作为,首先务必认清、读懂这座城市——特质何在、长处何在、短板何在。在投资家、上海财大经济学院亚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曹国琪教授看来,富有契约精神的上海是成功者的俱乐部、创业家的乐园,而非创业者的天堂。“上海要做的不是如深圳那样野蛮生长式的创新,而是挖掘、吸引已初具规模、产业体系清晰的创业创新。上海最大的优势在于做市场,那就要加紧构建科技创投中心的交易平台,这将足以支撑上海与伦敦、纽约一样,成为信息中心、资金流中心、数据中心、结算中心,进而成为创投错位有所为的地方,并利用资本市场与科技转化成果市场成功对接。”

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这是总书记谈及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时反复提到的两个关键词。而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如何在科创中心建设中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科创合作,提升影响力?源星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纪源资本投资合伙人卓福民认为,在建设科创中心的过程中,务必引入全球联合创新机制——从创新拐点把握、资金掌控运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多角度展开联合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唯有拥有国际视野,方能获得全球影响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湛教授则提议采用“多对标”模式,在对标国际公认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以往改革开放成功做法,从创新平台、管理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承载区多层面建设角度出发,构建富有上海特色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与会专家均将关注点投注到了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最根本的问题——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陈宪教授谈到了自己的“两个关注”——第一关注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二关注创新生态圈。他谈到,科创中心最主要关系到应用型研究,但目前上海缺乏产业领袖,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而作为科技成果的培养基,上海在创新生态圈的营造上也难以与全球各大创新中心城市相匹敌,进而难以产生如硅谷、波士顿、圣地亚哥、西雅图这样澎湃的创新力。曾任上海市科委体制改革与法规处处长的吴寿仁研究员也认同上海今后需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他特别提出,亟待解决在转化过程中,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企业间如何顺利有效衔接。“目前需要着眼在保证增量的基础上盘活存量,特别是在创新产业集群构建、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政策突破力度加强这三大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燕刚教授也以上海交通大学的若干科技成果转化事项为例,建议上海在制定建设科创中心相关政策时,应精准分类,不要一劳永逸,更应避免“左右互搏”,一定是逐步修订、逐步完善、逐步试点,最后才能保证政策的系统性,进而通过“建规立制”为科创中心的建成保驾护航同时,他提议将上海在产业、税收等方面已有成功经验予以梳理,并复制运用于科创中心建设实践中。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一大特征便是成为科技创新人才中心,让更多的人才近悦远来。对于如何吸引海外创新人才,专家认为不仅仅关注创新人才在专业领域的受吸引程度,更要营造一个让海外人才能够顺利融入的“生态环境”——关注创新人才对于生活、教育、医疗、文化等多方面的实际要求。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本土原创的创新力量,充分发挥本土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上海大学科技园区总经理潘志浩指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000万,本土培养的科技人才占了绝大多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上海需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从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为标准,这样才能获得海内外人才的双赢。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